【南方+】如何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19-03-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双创快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连日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们建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创新合作,建设国家实验室等平台,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焦点1

如何推动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



中医药是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协同创新发展,增进湾区民生健康福祉,实现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历史担当。


郭姣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基础良好。设置中医药学科专业的高校众多且总体实力较强,以广药集团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基础雄厚。近年,在广东率先建设中医药强省,以及国家在港澳建设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中药检测中心、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战略布局推动下,中医药医疗服务全国领先、创新基础与能力持续攀升、健康产业发展迅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医药事业整体优势突出。


首先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区域合作高地。郭姣建议,可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端智库,编制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专项规划(联合行动计划),统筹加快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发展。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战略布局,加速形成湾区内城乡优质中医医疗服务、粤东西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珠三角和港澳中医药生产和联合研发、港澳中医药产品国际认证推广等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医药区域合作高地。


同时,打造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高地。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特色优势,布局建设中医(中西医结合)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选取代谢性疾病等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从建立临床标准化、开展新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创立符合中药特征与规律的创新中药审评标准,解决困扰民众健康的重大问题。


郭姣建议,依托香港国际科创中心、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药科大学分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重点选择一批中药品种,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中药新品种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在重大疾病中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争取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品种在防治重大疾病(如代谢性疾病)中率先取得突破。


焦点2

如何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邓文基:

加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实验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美好蓝图,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短板。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邓文基表示,广东出台了系列政策,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国家战略和广东的优势产业发展,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先进水平,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加快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适时启动化工、海洋、环境、能源、农业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迫切需要得到国家支持。


邓文基说,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有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建设了中国散裂中子源、超算中心、中微子实验室等多个大科学装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散裂中子源和中微子实验二期、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未来网络、南海海底科学观测网和激光加速器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谋划推进南方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材料基因组平台、人类细胞谱系等建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他认为,国家实验室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并深刻地影响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理念,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提供助力,建议国家尽早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国家实验室。


焦点3

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培育?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为大湾区建造注入硬核科技



人工智能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在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坦言,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的建筑业正在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杨国强发现,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速度非常快,如果一栋30层楼的建设,70%的工人用建筑机器人替代,留30%的建筑熟练工,培养20%的操作建筑机器人的新型建筑工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节约大量成本,为大湾区乃至中国建造注入硬核科技。


杨国强建议,从政府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导和支持。比如加强对建筑自动化等基础性课题研发的支持,通过工信、科技部门的科技项目,引导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建筑相关应用场景的重视;促进建筑机器人的产学研用,建立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的渠道和平台,研究人工智能在单体建筑机器人以及系统化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有了政策支持,还须行业引导。他建议,建筑行业协会、高校等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筑机器人的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建造方式,需要对现有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安全标准以及监管过程进行革新和突破,但目前建筑机器人的施工过程、施工设备验收等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标准,需要行业协会、高校等积极推动制定。


他进一步举例称,比如面向机器人施工的建筑信息模型还不完善,如在原有建筑信息模型中加入建筑机器人需要的尺寸和施工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标准化,能大大增强机器人对图纸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行业协会推动。


【记者】吴少敏 周人果

【摄影】朱洪波 王辉


广东药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2019316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广东药科大学创新创业联盟